京山县永兴镇,一个因养鳖而闻名全国的内陆小镇,曾经号称“中华养鳖第一镇”。市场的风云变幻,将这个辉煌一时的小镇,从浪尖抛向谷底,以致销声匿迹。沉寂数年的永兴人默默探索着养鳖业的起死回生之道。如今,他们的仿生态养殖大获成功,产品热销,市场前景又现光明。
1、寄养年代
在京山县永兴镇,提及养鳖,众口一词:“那要从杨伟超算起。”
将日历翻回至1984年。时居永兴镇义和村4组的农民杨伟超,在自家地里挖了4分田的鱼池,并围上防盗铁丝网,春天买鳖放池喂养,冬天出售,赚取季节差价,开启了鳖春买冬卖的“寄养年代”。“刚开始只收2元/斤,后来卖到4.5元/斤。”与杨伟超齐名的养鳖大户夏齐刚回忆,“第二年收价就涨到10元/斤,售价为17元/斤。”养鳖的效益竟是种田的4倍多。
几年下来,杨伟超掘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二十世纪80年代,是我国农村颇为活跃的一个时期。乡镇企业遍地开花,烟囱林立,农业结构由单一的粮食生产转向“多种经营”,大农业的各个分支——农、林、牧、副、渔开始“百花齐放”。
时任永兴水产站站长的夏齐刚,看到农副产品滞销,水产收入锐减,深感水产品结构调整迫在眉睫。
1989年,夏齐刚到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学习,得知外地人工养鳖已成功,并在武汉大东门水产品市场发现鳖价一路高攀。“回去养鳖定能赚大钱。”夏齐刚想到永兴水源好滩涂多,野生鳖资源丰富,但只有杨伟超等少数人靠寄养发点小财,没有发挥本地资源优势。
“如果建一个基地就能解决问题。”夏齐刚回去后立即与杨伟超等人商议养鳖大计。
当时,我省幼鳖孵化尚未成功,人工养殖不能实行。夏、杨等人就自筹经费到湖南岳阳、汉寿等地考察,又拜省水产科研所专家为师,将鳖蛋拿到汤堰温泉恒温孵化,一个月后“奇迹”出现,幼鳖破壳而出,人工孵化试验成功。
夏齐刚想建一个基地。他将想法向镇政府表明,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支持:获得40万元贷款,80亩农田,并组建了永兴特种水产养殖公司。
当时在镇里工作的史可标回忆,政府也在比较产业优势,正在寻找发展农村经济的新路子。“夏齐刚的建议,受到政府的重视,经过考察,政府觉得行得通,就开始大力推广养鳖。”史可标说。
于是,养鳖的人逐渐增多,养殖面积逐渐扩大,产业雏形逐渐显现。
自此,一个人的生意变成了一个镇的产业。
永兴,告别“寄养年代”。
【点评】永兴养鳖产业的崛起,得益于当时“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正值农村产业结构大调整的第二阶段。当时国民温饱基本解决,生活多样化需求大增。永兴养鳖的崛起,正值此时。
地利:永兴养鳖自然条件好,京山河、惠亭水库两大水系贯串全镇,滩涂多,野生鳖多,传统水产养殖条件较好。
人和:杨伟超发现了养鳖的价值,夏齐刚实现了养鳖的规模化,镇政府推动了养鳖产业的形成。
永兴养鳖,是农村能人利用地方资源发展经济的一个典型。它的兴起,说明一个产业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发展起来。同时,政府应该适时摸清经济发展方向,及时推动新兴产业发展。
2、短暂浮华
告别了寄养年代,永兴的养鳖事业迎来了工厂化大生产时期。
1992年,杨伟超、夏齐刚等5户较有实力的养鳖专业户,组成永兴特种水产养殖公司,实行工厂化温室养殖,在80亩广阔的基地上大展拳脚。当年他们获利颇丰,每户收入少则3万元,多则10万元。
暴富,激红了当地人的眼球。永兴镇政府趁热打铁,将杨伟超、夏齐刚等人作为“致富能手”大肆宣传,并将其养鳖作为“先进事迹”让全镇人民学习,在当地掀起了一股养鳖热潮。
为了鼓励养鳖,镇里规定:凡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养鳖,工作关系不变,工资额度不变。广大农村党员养鳖,减半征收当年税费。
永兴人开始疯狂地挖池,养鳖渐入高潮。
1993年,永兴镇养鳖产业初具规模:全镇有150家养鳖户,400人在1000亩鳖池上翻江倒海。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