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名别名:陆龟、象龟、黄头象龟、缅陆、黄头陆龟、细长陆龟
英 文 名:Eiongate Tortoise
拉丁学名:Indotestudo elongata
地理分布:东南亚热带地区,在印度东北部,孟加拉国,缅甸,柬埔寨,老挝,越南,泰国和马来西亚的一些地区。中国分布在云南、广西。
习 性:缅甸陆龟是亚热带的陆栖龟类,栖息于山地、丘陵及灌木丛林中。喜暖怕寒。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龟喜在沙土上爬动,白天活动少,夜晚活动多。当环境温度为22-33℃时,龟的活动量、进食量较大, 17-20℃时,仅食少量食物,活动也少。当12-15℃时,龟食苹果,但有消化不良现象。每年的6-9月为活动、摄食旺盛。8月遇长期干旱后,突然下雨,龟喜在雨水中爬行,显得非常兴奋,有的低头饮水,有的停在沙土上。若遇黄梅季节,连续阴雨数天,龟多数栖息在人工建的洞穴或遮阳篷下。10月上旬温度达17℃左右,龟的活动缓慢,有的一天也未见爬动,温度低于11℃,龟进入冬眠状态,若长期处于低温5-7℃左右,易患病。翌年4月下旬温度16℃时,龟出蛰,19℃时已能正常摄食,且消化正常。
体形尺寸:30cm
繁殖方式:缅甸陆龟一般在5月开始交配,7-8月是交配旺季。雄龟发情时,尾随雌龟,当雌龟停歇时,雄龟爬到雌龟的前方,伸长头颈,不断地上下点动,并不时地用嘴触动雌龟的头,阻止雌龟爬动,当雌龟停止爬动时,雄龟及时绕道雌龟的后面,爬上背甲,前肢悬空,后肢落地,用尾部抬动雌龟的尾,雌龟后肢略抬起,交配进行,交配需6-10分钟。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缅甸陆龟于6、7、9、11月产卵。卵白色,长椭圆形,壳较其他龟壳厚。卵长径43-48毫米,短径34-37毫米。卵重35-38克。
食 性:在野外,缅甸陆龟食花、草、野果及真菌、蛤愉(一种软体动物)。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喜食瓜果蔬菜及瘦肉类,如菜叶、苹果、西瓜、葡萄、番茄、香蕉、瘦肉、蜗牛。不食鱼肉、猪肝、牛肉。缅甸陆龟对红色较白色敏感,喜食红色的食物,如西红柿。
觉得苏卡达过大的人或许可以考虑缅甸陆龟做为入门龟种。因为黄头价格较低,体型更是小得多,又属于热带亚洲种类,十分适合南方的环境。
缅甸陆龟的分布区域很广大,所以适应力也很强。主要生活在高湿度的柚木林中,生性温和,比较适合混养。食性较偏向杂食性,很爱吃小蜗牛等软件类动物。蔬菜及水果都可以喂食。它们特别会喝水,所以水份的供应 需十分充足。它们也不太喜欢强烈阳光,若养在室外要注意它们日光浴的时间,超过三十分钟以上就有可能脱水,幼龟日晒勿超过十分钟 比较好。
当进入繁殖期时,雌龟和雄龟的眼睛及鼻孔周围都会呈现粉红色泽,繁殖行为延续整个秋天到春天 。雌龟每窝下5-9颗蛋,在29°C的温度约98-134天孵化。一年中雌龟可以相继产下3-4窝蛋。黄头需养到七年以上甲长大约20公分时才能有效繁殖。站长也在今年孵化出一批黄头幼龟,幼龟再初生后一周开始进食,食量和食欲都很好。
识别特征:成体背甲长20cm左右。头中等,头顶具一对前额鳞及一枚大的、常分裂的额鳞,其余鳞片小而无规则;吻短,颚缘呈细锯齿状。背高而甲长,脊部较平;臀盾单枚,向下包。腹甲大,前缘平而厚实,后缘缺刻深。四肢粗壮,圆柱形;前肢5爪;指、趾间无蹼。尾短,其端部有一爪状角质突,雄性发达。生活时,头淡黄绿色;体黄绿色,每一盾片有不规则的黑色斑块;四肢褐色,有不规则黑色斑点。
外部形态特征:头部呈淡黄色,顶部有排列对称的大鳞,吻钝,上喙略勾曲,鼻孔处为粉红或淡黄色。背甲高隆,前后缘不呈锯齿状。每块盾片中央有大黑斑块,腹甲前缘较厚,后部缺刻较深。四肢呈圆柱形。表面有大块鳞片,呈灰褐色,趾、指间无蹼。北京市场所说的象龟皆为这种龟。
行为:缅甸陆龟有固定的栖息场所。若将其移到距原栖息地3米远处,且拐弯,第二天清晨龟仍在原地。缅甸陆龟较其他龟类温顺,未发现互相撕咬,但有抢食现象。
雌雄鉴别:体重500克左右可鉴别性别。雌性龟的腹甲中央平坦,无凹陷,尾短,泄殖腔孔距腹甲后部边缘较近;雄性龟的腹甲中央凹陷,年龄大的龟腹甲凹陷的程度越大,尾长且粗壮,泄殖腔孔距腹甲后部边缘较远。在繁殖季节,雌、雄龟的眼、鼻周围的壳趋向粉红色,爪呈灰色。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