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鼻龟(飞河龟):拉丁文学名:Carettochelys insculpta 英文名称:pig-nose turtle 或者 Fly river turtle。分布仅限于新几内亚南部,澳大利亚北部,和印尼伊里安查亚南部。
背甲较圆,呈深灰色,橄榄灰或棕灰色,近边缘处有一排白色的斑点。边缘略带锯齿,由于外缘骨骼发育良好,结构完整,故而没有像鳖那样的裙边。也没有盾片,代之以连续并且略带皱褶的皮肤。背甲正中有一列刺状嵴。腹甲色浅,为白色,奶白色或淡黄色,略呈十字型。头部大小适中,无法缩入壳内。眼睛的后方有一条灰色的条紋。吻部长而多肉,形似猪鼻,所以又叫“猪鼻龟”。高度水栖,除了产卵以外,常年生活于水中,故而四肢特化为像海龟那样的鳍状肢,为淡水龟类中绝无仅有。前、后肢仅具两爪,不能缩入壳中,故名“两爪龟”。尾部偏短,背面覆盖着一列新月型的鳞片,这些鳞片从尾巴的基部至尖端逐渐缩小。尾部下方的两侧长有明显的皮肤皱褶,经大腿根一直延伸到后肢。成龟体长以背甲的长度一般可达46-51cm,体重一般在18-22kg,迄今最大的一只飞河龟的壳长达到了56.3cm,体重22.5 kg。
栖息于河岸、湖泊、沼泽的腐木、树根间。杂食性,但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红树科五梨跤属mangrove的果实,树叶,花),以及昆虫幼虫,软体动物,甲壳类。人工饲养可投喂生菜(romaine lettuce)、无花果、猕猴桃、葡萄、苹果、香蕉,以及人工合成的鱼饲料或龟饲料,间或添加少量的鱼虾等动物性食物,并要适当添加钙质和维生素。食量很大,几乎可以从早吃到晚。
水质的好坏至关重要,最好配备水过滤装置,以减少真菌、细菌感染的发生。适宜稍稍偏碱(p.H. 8.0-8.4)的水质(也可有效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水温必须保持在26°C和30°C之间。有研究表明,飞河龟喉咙部位的乳头状突起能够从进入口内的水中吸收氧气,功能类似鳃。
领地观念很强,尤其对同类。幼体可以相处融洽,但是长到5~6英寸时倾向于很强的攻击性。极难人工繁殖,迄今仅纽约Bronx动物园有一个偶然成功的例子。
每隔两年,世界上最大的非政府环保机构、总部设在瑞士的世界自然基金会都会公布排在前10位的濒危生物的名单。最新的10大濒危物种分别是虎、波纹唇鱼、大白鲨、印尼白木、飞河龟、亚洲象、小葵花凤头鹦鹉、小虎鲸、叶尾壁虎、红豆杉。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