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和广东省政府23日在广东惠州市海龟湾举行“珍爱海龟,保护海洋”南海海龟放流活动暨2006国际海龟年宣传月启动仪式。近千只绿海龟回归大海。其中一只大海龟安装了卫星跟踪仪,500只置入了电子芯片,以便对其洄游路线进行追踪研究。
这次活动还放流了一批海洋珍稀动物,包括石斑鱼、鲷、虾苗和中国鲎等。以这次活动为标志,渔业部门将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海洋馆或水族馆,向大众普及海龟知识。此外还将在南海水域海龟主要栖息地集中开展海龟保护专项执法行动。
农业部部长杜青林在活动中表示,我国相继制定和实施了海洋捕捞许可、伏季休渔、捕捞渔船和功率双控、捕捞产量“零增长”和“负增长”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对养护和合理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初国务院颁布实施的《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1992年,我国建立了惠东港口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我国唯一一个以海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位于广东省大亚湾与红海湾交界处,是我国大陆18000公里海岸线上海龟的“最后一张产床”,也是世界上最北端的海龟自然保护区。十多年来,共保护海龟蛋近7万枚,孵化稚龟约6万只,放流幼龟5万多只。
海龟被称为“活化石”,是和恐龙同时代生存至今的爬行动物,对于研究地球演变和生物进化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近些年来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海龟已濒临灭绝,主要原因是捕鱼器械的意外伤害、海滩产卵地及珊瑚礁的破坏、非法捕捞和贩卖、对海龟产品不可持续性地消费等。为此,今年3月初,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印度洋及东南亚地区23个国家在泰国联合发起一场保护海龟的活动,并将今年定为“国际海龟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