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表示会对此进行调查,如果情况属实将进行严厉的查处。随后,记者再将电话打到青石桥街道办事处,接电话的人称很忙,过会儿再说。记者30分钟后再打电话过去,接电话的人则称对此事了解不多,将调查后据实查处。甲鱼注水后是否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有关部门对此有何看法?如何识别注水甲鱼?请继续关注本报明天的后续报道。
鱼老板脸色陡变
又讯:本报昨日报道了《注水甲鱼“横行”青石桥》后,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读者纷纷打进本报热线,痛斥不法商家的卑劣行为。这篇报道让许多读者擦亮了眼睛。昨日市场的反映表明,注水甲鱼昨日已不好卖了。昨日上午10时许,记者再度来到青石桥海鲜市场,与清早记者来时不同的是,每位商家手中几乎都拿着一份《天府早报》在看。10时15分,记者尾随一20多岁的青年,听见他跟一位卖甲鱼的商家搭讪:“天府早报报道了注水甲鱼,今天XX宾馆强行降了甲鱼的价,每斤降了5元,让我损失了300多元。”卖甲鱼的商家也叹着气说:“今天注水甲鱼不好卖了。”
与前些日子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是,此时的青石桥已变得异常冷清,偶有消费者购买甲鱼,而且首先还要问明是否注水,并根据消费经验反复查看。仅仅一夜之间,读了《天府早报》的消费者在青石桥购物变得精明起来。记者同时注意到,注水甲鱼也比昨日少了许多,仅少数商家仍在“顶风作案”。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