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在卵巢中,而且还很小,所以需要产卵2—5次。
产卵之后,绿海龟便用后肢将沙土拨入洞穴中,盖在卵上,厚约10厘米。然后爬出洞穴,用前肢将洞穴上的沙土弄平,再爬回到海中。卵借助太阳的热量孵化,在28—34℃的温度下,大约需要40—70天时间,幼龟即可破壳而出。刚孵出的幼龟呈黑色,只有甲壳、四肢边缘套有白色。它们钻出沙土后立刻争先恐后地迅速爬到大海中去生活,到处游荡、觅食,并在旅途中不断发育成长,7—8年以后,到了性成熟年龄时,就再次回到故地去繁殖、产卵。在其洄游的过程中,有着准确的季节性、目的性和固定的路线,这种奇特的本能,早已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但它为什么能在茫茫无际的大海中准确无误地找到故地,至今尚无令人满意的解释。有人说它从小嗅到出生地海水和海流的化学成分和味道,形成“嗅觉梯度”的记忆,也有人说它是用眼睛观测太阳和星辰的方位,还有人推测它具有一种能够利用地球重力和磁场的能力来辨别方位的导航系统。最近进行的科学研究实验还表明,幼龟都是利用海浪的方向而移动,能够根据海流、海浪来校正航向,所以当海面风平静的时候,它们就只能在原地打转了。
近年来绿海龟的数量已经在全世界的范围内不断下降,主要原因是人类为了吃它的肉和用它的甲壳来作药材和装饰品等,进行滥捕乱杀。其次是海洋污染越来越严重,使绿海龟的生存环境逐渐恶化。另外,由于海滩上的人工建筑越来越多,使必须回到其出生的海滩上产卵的绿海龟无法找到故地而造成终生不育。如果这种情况不能得到改善,绿海龟将在20—30年内绝灭,所以世界各国都在纷纷呼吁,行动起来,保护绿海龟。
为了保护绿海龟和它的栖息地,我国于1986年在广东南海沿岸建立了以保护绿海龟为主的惠东港口自然保护区。它是伸向大亚湾和红海湾交界处的稔平半岛最南端的一个小海湾,从港口镇火星山老虎坑到贼沃25米等高线以下山地以及低潮水位线的滩涂延伸海域,三面被群山幽闭,总面积为800公顷。这里属于亚热带型的外海性海域,是我国大陆沿岸绿海龟洄游产卵、繁殖的一个重要场所,风浪不大,水质透明,海底为砂质,沙滩的长度约为1公里,宽约500米,每年上岸产卵的绿海龟超过100只以上,产卵量达数万至数十万枚,被称为“海龟湾”。保护区成立后,有效地制止了捕龟、拾卵的现象,加强了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了当地群众保护珍稀动物的自觉意识,使绿海龟的数量开始增加。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