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苗,发病率较高。该病传染性强,发病后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感染率超过60%,有的达到90%以上,死亡率轻者在30%左右,重者超过60%,是当前发病率最高、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从调查中发现,有不少养殖户初次养龟,由于不懂技术,操作、管理不当,很快发病,发病后往往束手无策,不懂处理,一般只简单地把症状明显的病龟隔离并浸泡一些清凉解毒草药,消极地进行治疗,无效后干脆放弃治疗,任其自生自灭。由于找不到病因,处理措施不当,以至损失惨重。
(二)疾病诊断
1.初诊:该病通过问诊、肉眼观察、解剖观察等综合分析进行初步诊断。
(1)问诊:详细了解养殖户的放养时间、种苗来源,放养时的消毒措施;投喂情况,控温、换水等日常管理措施;发病的经过、进展及已经采取的处理措施等。
(2)肉眼观察:现场仔细观察,患龟多数具备白眼病的基本症状,有的只出现病症之一,属发病初始阶段,症状较轻,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出现白眼病的基本症状。
(3)解剖观察:解剖发现,病龟咽喉红肿,黏液增多,有的嘴巴内有红点,肺部有气泡及小血点。
2.病因分析
根据经验判断,养殖池温度不稳定,温差变化大,温度时高时低、冷热不均引起呼吸道感染,导致了该病的发生。此外,缺乏技术,操作不规范、运输过程中装运不当,引起受伤或着凉,进而感染细菌引发炎症,是该病发生的原因之一。
因此,初步认为,呼吸道感染、受伤感染是导致白眼病发生的内因,眼部病症是该病的外部表现,细菌是该病的致病病原体。
但是,由于受条件、时间的限制,未能作病理研究和药敏试验,该病的诊断仅依*肉眼观察、凭经验进行判断,未能做出确切诊断。
(三)防治措施
黄喉拟水龟白眼病具有传染性,稚龟、幼龟养殖阶段面积小、密度大,很容易感染全池。同时,该病的病期较长,初始发生时病情较轻,症状不明显,不易发现,及至发现时已在群体中严重蔓延开了,多数个体病情已进入潜伏期。因此,该病的防治应全池进行,具体措施有:
1.控温:利用加温、保温设施把温度控制在28℃~30℃,保持水温恒定,防止时冷时热。
2.投喂:按“四定”的原则进行,多种饵料交替投喂,保证营养平衡;同时,每500g饵料中添加2~5g多种维生素,适量补充维生素A、C。对病情严重、个体瘦弱、长期不摄食的病龟,采取“灌服”的办法喂食,2~3d灌1次。
3.水质管理:每天换水2~3次,保持水质良好。换水前要先预温,保证换入新水的温度等于或略高于原来0.5℃左右。
4.药物治疗:每立方水体用硫酸链霉素或水溶性罗红霉素1 000~2 000万IU全池浸浴,连续3~5d。同时,对具有眼部病症的病龟,用抗菌素类眼药水滴眼,或用抗菌素类眼膏涂抹眼部,每天2次,连用5~7d。
二、结果
经过治疗,患龟病情逐渐好转,各种症状逐渐消失,摄食恢复,活动趋于正常,群体摄食量明显增加,除极少数病情严重的外,均获得治愈,并且在原养殖群体中未见有类似新的病例发生。经过养殖跟踪,普遍反映愈后良好,生长、发育正常。
三、分析与讨论
1.关于病因:黄喉拟水龟生命力强,对环境的适应性广,一般情况下很少生病。只有在不掌握养殖技术的情况下进行养殖,操作不规范,日常管理工作跟不上,忽略防病工作,才导致该病的发生。客观上说,苗种质量、运输、养殖技术等问题是该病发生的根源。不慎购买到感染了病菌的龟苗,放养时已处在疾病的潜伏期;运输时装运不当引起受伤感染病菌;养殖技术不过关,日常管理不当,操作不规范等,均可引起白眼病的发生。因此,严格按照《黄喉拟水龟养殖技术规范》地方标准的要求进行规范化养殖生产,是防止该病发生的有力保障。
2.关于疾病的诊断:该病的防治方法是在养殖生产过程中采用的,由于养殖的龟苗数量较多,时间短、病情急,疾病防治及时与否,影响到经济损失的程度。因此,该病的诊断受到一些实际条件的限制,仅依*肉眼观察、凭经验进行判断,疾病的详细诊断有待进一步研究与完善。
3.关于治疗药物:硫酸链霉素和水溶性罗红霉素是用来治疗细菌性疾病的广谱、高效药物,药力强,无刺激气味,适宜于一些特种水产动物疾病的治疗,具有使用方便、疗效好、副作用小等优点,对人体无不良影响,生产上常用来治疗龟、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