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养鳖业的迅猛发展,随处购亲鳖、幼鳖和稚鳖,这些鳖有野生鳖、养殖鳖、市场转手鳖(即二级市场鳖) 以及海外鳖,来源复杂。鳖的引种,目前尚未建立检疫制度,收购的鳖已带的白斑病和其他疫病。引种过程中,由于捕捞、运输、放养等环节操作不慎受伤,进池前鳖体消毒不严,鳖的放养密度过大等,容易造成病原体对鳖的感染,发生疾病。因此,我们要严格把好引种关,杜绝引入病鳖。
把好消毒关十分重要。这是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中的首要环节。鳖下池前要进行严格消毒,方法上要有针对性,根据鳖病的流行季节和发病高峰情况决定采用何种药物,对真菌性鳖病用染料类药物浸洗消毒,对细菌性、寄生性鳖病要区别对待。对池塘、工具等消毒,清除残饵,经常将食台从水中拉上来放在阳光下曝晒杀菌。
对白斑病与腐皮病并发症,由于不能用抗生素,所以在治疗时,除用染料类药物消毒鳖体外,针对细菌性腐皮病,同样要注意调节好水质,防止水体透明度过大,鳖相互撕咬体表损伤造成细菌感染,药物可选用漂白粉10×10-6全池泼洒,或用30×10-6痢特灵浸洗30~40分钟,或10×10-6磺胺类药物浸洗48小时,忌用土霉素、四环素口服或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注射。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