蠵龟又叫赤
蠵龟、红
海龟、
灵蠵、
灵龟、
嘴蠵等,体长约为100厘米左右,体重约为100千克。头部较大,具有极为强健的钩状喙。头部和背部都有对称排列的鳞片,其中前额鳞为2对,比
绿海龟多1对。颈部角板较短,背甲呈心形,角板呈平铺状排列,末端尖狭而隆起,有5对肋盾,也比绿海龟多1对。四肢呈桨状,前肢大,后肢较小,内侧各有2爪,比绿海龟多1个爪,适于游泳;尾巴较短。背面为棕褐色,杂以不规则的黄色或黑色斑纹,腹面淡黄色。
蠵龟在国外分布于亚洲东南部海域和印度洋中,在国内分布于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沿海,也见于上海长江口外海域,甚至黄浦江内。
蠵龟主要栖息于温水海域,特别是大陆架一带,甚至可进入海湾、河口、咸水湖等,是海产龟鳖类中分布地区最北和最南的种类。主要以鱼类、甲壳动物和软体动物为食,特别是头足类动物。5—7月间繁殖,雄性和雌性通常在产卵场所的沿海岩礁间交配。雌性交配之后在夜间到海岸沙滩上挖穴产卵,每次产卵130—150枚,然后在岩礁间休息2—3周后,还可以再产一次卵。产卵后用沙覆盖,大约需要50天左右的自然孵化,幼体就能破壳而出,游向大海。
太平洋丽龟是最小的一种海龟类动物,体长约60—70厘米,体重大约为12千克左右。背甲的长度与宽度几乎相等,末端微尖,后缘稍呈锯齿状,有6—8对肋盾。背面橄榄绿色,腹面平而黄白色。
太平洋丽龟生活在太平洋、印度洋的温水浅海中,在我国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西、广东、海南等沿海,以及上海的黄浦江中。
它主要捕食底栖或漂浮的甲壳动物、软体动物、水母和其他无脊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