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
龟在饲养过程中,由于池水恶化、放养密度过高。大小龟混养、投饵不当、冻害和暑害等原因,往往会引起龟生病或死亡。
1.红脖子病
病原: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它的病原体可能是病毒,也可能是一种产气单胞杆菌。
病状:该病多发生在梅雨季节。病龟腹部出现红色斑点,咽喉和颈部肿胀,脖子伸长而不能缩回,行动迟缓,食欲减退,反应迟钝。病情严重时,口鼻出血,肠道发炎糜烂,全身红肿,眼睛混浊发白而失明,不久死亡。
防治:一旦发现该病,应立即隔离治疗,并用生石灰消毒龟池,更换新水;用金霉素、氯霉素或土霉素等抗生素治疗,按每千克龟在脚基部注射15万国际单位。并用鳖健康,以1.5%比例,拌料投喂3-5天。
2、水霉病
病原:病原是一种真菌,菌丝白色,柔软,好似白色棉絮。
病状:最初病龟食欲减退,活动不安,消瘦无力,严重时水霉菌寄生于龟颈部及四肢、腹板及背甲。壳被腐蚀变软变薄,以至停食,行动迟钝,最后死亡。
防治:发现该病时,让病龟上陆地活动、晒太阳,减少水霉菌滋生的环境条件;龟池全部换新水,并用0.04%的食盐加0.04%的小苏打消毒杀菌;用3克/米3治霉灵全池泼洒。
3、龟腐皮病
病原:该病的病原体可能是细菌。
病状:肉眼看到龟四肢、颈部、尾部、裙边等皮肤腐败,糜烂坏死,严重时四肢皮肤烂掉,爪也脱落,骨骼外露。
防治:发现该病及时隔离,用10克/米3(立方米)磺胺类药物或抗生素浸洗龟体48小时,初发病,每周2-3次,1个月可治愈。每2周用0.4克/米3 鳖净药浴,可防止龟间互相咬伤,发生腐皮病。
4、毛霉菌病
病原:是一种常见传染病。其病原体是藻状菌目霉科毛霉属的一种霉菌。
病状:病龟四肢、裙边等处出现斑点,早期表现在边缘部分,以后逐渐扩大,形成一块块白斑,使表皮坏死,部分崩解,食欲减退,躁动不安。但病龟死亡较少,当霉菌寄生到咽喉时,可阻碍呼吸而死亡。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4~6月最流行。
防治:
(1)用生石灰彻底消毒龟池,经常使池水保持嫩绿色,可减少该病发生。
(2)可用150克/米3白斑净药浴15小时,当病鱼体白斑全部脱落后,将药液排掉,重新放人新水至养殖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