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池的温差,以不超过2℃为宜;
e) 选购的幼龟应停食一天以上,装运前龟体及装运工具要经消毒。
5.4.2 龟体消毒
放养同一池的仔幼龟应规格大小要一致。放养前和分养时,应进行消毒,消毒方法见表1。
表1 龟体消毒
消毒药品
浓度
方法
时间(min)
高锰酸钾
15 mg/L~20 mg/L
食盐和小苏打合剂
4 %+4 %
浸泡
15~30
5.4.3 放养密度
仔龟以100只/㎡~150只/㎡为宜,幼龟以20只/㎡~30只/㎡ 为宜。
5.5 养殖管理
5.5.1 水质管理
视水质情况适量换水,当pH值低于7时,用生石灰25 mg/L化浆泼洒调节;当池水发红时,应及时捞出水蚤。平时定期用微生物制剂改善水质。
5.5.2 温度调控
水温控制在28℃~32℃,室温高于水温2℃。
5.5.3 巡池
在投喂后1小时进行巡池,检查环境中气味浓度和变化、龟的吃食、活动和水质变化等情况及室内设施完好度等,并做好巡池记录。
6 室外养殖
6.1 池塘要求
土池或池壁为砖混结构、池底为泥土,单池面积以500㎡为宜,也可由养鱼塘改建而成,混养池面积一般为667㎡~2500㎡,池深以2.0m、水深以1.5 m~1.8 m为宜,坡比1︰3左右,坡岸四周留0.5 m~1 m宽的空地供龟活动。池四周设防逃设施,防逃材料要求表面光滑,围拦牢固,高出地面0.4 m以上,埋入地下0.1 m以上。每池设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并在进出水口安装防逃金属网。
6.2 养殖模式
外界水温稳定在25℃以上时,未能达到商品规格的幼龟可移到室外进行养殖。养殖方式可专养、也可鱼龟混养。每667 m2放养密度:视幼龟规格大小,专养塘放养800只~1500只;混养塘视鱼和幼龟的规格大小分别为500尾~800尾和 800只~1500只。
6.3 龟池消毒
放养前15天用5 mg/L的三氯异氰尿酸或15 mg/L的漂白粉全池泼洒,或每667 m2 面积用生石灰75 kg~100 kg,干法清塘,一周后注水1.5 m。
6.4 水质管理
保持池水水位稳定、水质清新,以换水或加水的方法调节水质,春季水位控制在0.8 m、夏、冬季控制在1.5 m以上,高温季节视水质、水温情况,适量加注新水。根据池水pH状况泼洒生石灰,调节池水pH至7~8,并定期全池泼洒微生物制剂改善水质,使水保持淡绿色或黄绿色,维持透明度25 cm~30 cm。
7 饲料投喂
7.1 饲料种类
有配合饲料,鲜活动植物饲料。
7.2 饲料质量
鲜活动植物饲料要求不腐烂、无污染和药残;配合饲料不霉变,安全质量应符合NY 5072的规定,粗蛋白含量宜在35 %以上,粗脂肪含量大于4 %,仔、幼龟配合饲料的粗蛋白含量可适量提高。
7.3 投饲方法
按“四定”投饲原则投喂,鲜活动植物饲料:仔龟日投饲率为8 %~12 %,幼龟为3 %~5 %,成龟为3 %~3.5 %;配合饲料日投饲率为1 %~1.5 %。结合吃食情况,以总量的5 %幅度灵活增减。每天投喂两次,上午投喂40 %、下午投喂60 %。温室养殖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少量搭配部分鲜活饵料,室外养殖以鲜活饵料为主,适量搭配部分配合饲料,投喂时配合饲料制成软颗粒后投喂,也可投喂膨化专用颗粒饲料,鲜活饲料应经绞碎或打成浆后拌入配合饲料制成软颗粒后投喂。
8 病害防治
8.1 防病原则
按DB33/T 545.1—2005第1部分 苗种繁育技术规范中的8.1和8.2执行。
8.2 常见龟病的防治
常见龟病的防治见表2。
表2 常见龟病的防治方法
症 状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